2022
六月

21

811

【家庭课堂IV】|第四讲:学龄期的生理、认知、运动、社会及人格发展

1231231

第四讲:学龄期的生理、认知、运动、社会及人格发展

5-12岁的儿童在身体、运动、智力和发展增长明显。学校教育的影响极大,儿童的自我效能感和成就动机是非常重要的因素。家长的教养方式影响孩子的内在动机。老师的期待影响孩子的成就动机、目标和兴趣。

一、自我的发展

大致到了7岁或8岁,儿童的认知能力已经发展到可以建立自我表征系统的阶段;广泛的、兼容的、包含不同方面的自我概念。包括学业自我概念(“我的数学很好但是语文很差”)、社会自我概念(“人们都喜欢我”)、情绪自我概念(“我很讨厌别人命令我做什么”)和身体自我概念(“我长得还不错”“我的篮球打得好”。

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,学龄期儿童的主要心理发展任务是:勤奋对自卑。这主要包括儿童对自己的能力及所取得的成就的看法。成功度过的儿童会获得逐渐增长的能力感;如果在这一阶段存在发展困难,那么儿童就会有一种失败感和自卑感,随后可能在学业和同伴交往中退缩,表现出较低的兴趣和求胜动机。

二、友谊

儿童对友谊的看法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阶段。

第一个阶段为:基于他人行为的友谊。这个阶段大概在4~7岁,此时儿童会把和自己相似(分享玩具、一起玩)的人当作朋友。

第二个阶段为:基于信任的友谊。这一阶段大概从8岁持续到10岁,此时的儿童会考虑他人的个人特点、特质,在需要时能帮上忙的人会被当作朋友。

第三个阶段为:基于心理亲密的友谊。这一阶段大概从11岁持续到15岁,儿童通过相互倾诉分享各自的想法和感受建立友谊,这时期的友谊有些排外,

三、家庭环境的影响

此阶段儿童和父母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是儿童不断增长的独立性,这也是学龄期儿童行为的重要特征,在这个阶段,儿童慢慢从之前“由父母管理”过渡到“与父母共同管理”,即共同的结束阶段,儿童和父母待在一起的时间明显减少,但是父母仍然是儿童生活中的重要角色,儿童需要父母提供基本的帮助、建议和指导。

评论

请你先登录再进行评论。